刺之,是刺足阳明,随其实而泻之。所以然者,二阳之病发心脾,以上诸证,是心脾热,而不是胃家热,即本论所云“有热属藏者,攻之,不令发汗”之谓也。
于伤寒五六日,未经下而胸胁苦满者,则柴胡汤解之。然彼属太阳,因误下而表邪未散,热虽里而未深,故口不渴、腹不满,仍当汗解。
火气下流,则谷气因之下流,故大便自利也。食生冷则蛔动,得滑物则蛔上入膈,故禁之。
故真武有附子,桃花用干姜,不可以小便不利作热治。《内经》曰∶“逆冬气则少阴不藏,肾气独沉。
按两阴交尽,名曰厥阴,阴尽而阳生,故又名阴之绝阳,则厥阴为病,宜无病热矣。《金匮》用瓜蒂汤非是,宜五苓散、藿香饮之类。
初服,其人身如痹。伤寒无大热,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